1949年,人民解放军以排山倒海之势迅速冲破国民党在全国的各处防线,这个存续几十年的庞大独裁体濒临崩溃,作为主角之一的蒋介石怎么都想不通,为何他苦心经营已久的政权会落到这般田地。
有些日子,他终日佝偻着腰游走在溪口老家各处;清明那天,他还带着儿孙们来到母亲的面前,当初关于母亲的种种,似乎就发生在不远时。
顽劣少年成长日记
若不是蒋介石,溪口的知名度不会有如今这般地步。
此处距离浙江奉化县城还有30华里左右,算是个有山有水、风光秀丽的风水宝地。
根据蒋家的族谱记载,他们这个庞大的家族早在元朝末期就已经定居在这里了,一代接着一代的积累,让蒋家在溪口颇有名望,早年间还经营起了杂货商店,理念也算相当超前。
可无论是务农还是经商,这种传统的经营模式还是经不起摧残。
太平军于1862年攻入宁波府,战乱的影响之下,溪口的商业从此一蹶不振,蒋斯千不愿祖业毁在自己手里,东拼西凑还是让商铺得以恢复运转,然而他的年龄已经渐渐大了,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干脆把铺子交给儿子将蒋肇聪。
最后的晚年岁月,蒋斯千选择皈依佛教,终日诵经念佛。
蒋肇聪还算有经商的天赋,他20多岁接管家产时正是年富力强、充满动力的时期,靠着努力也把铺子给经营的井井有条,日子越过越好,在老百姓普遍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蒋家的经营资本便达到了3000银元之巨。
作为掌门人,他的第一任妻子于1882年病故、第二任妻子还不到2年也去世了,当时蒋肇聪也不年轻了,对爱情也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了,日子也这么一天天过去。
账房先生王贤东觉得老板这么孤独下去也不是个办法,就把王采玉介绍给他,估计先生这辈子都不敢想象,他简单说了一次媒,直接改变了中国未来百余年的历史。
自从蒋肇聪娶了王采玉后,接连生下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蒋、王之间的长子,便是蒋介石。
与善于经营的蒋家不同,王采玉的人生就极为惨淡了。
她幼时极为聪颖且手脚勤快、为人温和朴实,乱世使她家道中落,为了填补家用,那种嬉笑玩闹的性格也全部消失,每天她都会埋头苦做针线活。
18岁那年,父母直接将她嫁给当地地主,那地主脾气暴躁,动辄对她拳脚相加,就连他们生下的第一个孩子都夭折了,而也正是同年,他的丈夫、父亲接连离世。
都说十几岁年纪的女子如花朵,可王采玉在这年品鉴到的只有辛酸,接连丧子、丧夫、丧父的打击,使她精神受到极大的刺激。
乡邻们对此表现得都极为麻木,时不时的风言风语更是火上浇油,故乡只有年迈的母亲,孤儿寡母相依为命。
一段日子后,王采玉厌倦了红尘的一切,母亲姚氏也与一位老尼姑有过多年的交情,一来二去,王采玉也开始信佛,在尼姑庵修行。
平淡的生活过了两年,村子的相面先生还说她日后是有福之人。
对于这些话,王采玉已经听够了,她不相信人间还有什么能改变命运的可能性。
百无聊赖之际,蒋肇聪的第二位妻子去世,家中的子女年龄尚小,家中的账房先生就这么把他与王采玉凑合在一起。
王采玉原本是不想再嫁的,可那年她只有22岁,若是一生孤苦无依,那也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听闻溪口蒋氏家中兴旺,或许还能给她灰暗的人生带来一丝光明。
就这样,王采玉当上了商铺的老板娘。
蒋肇聪对这位年轻的妻子格外满意,因为她总能将家中收拾得井井有条,对前两位妻子留下的子女同样视若己出,这里的左右邻居都不会说闲言碎语,王采玉渐渐感受到了自我价值。
有了如此一位贤内助,蒋肇聪便把全部精力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家中大小的事情都由妻子一人负责。
1887年10月末的一天,她为丈夫诞下第一位男婴,根据字辈排列,这个孩子取名为“瑞元”。
这个孩子给王采玉带来的是全新的生活期望,为了照顾他的成长,王采玉对他百般疼爱,也使得幼年时期的蒋介石个性极为顽劣。
蒋介石4岁那年,一家人都在其乐融融吃年夜饭,他却突然爬上桌子用筷子插进了自己的喉管,一下就疼晕了过去。
母亲还是没舍得狠狠收拾他,只是耐心询问原因,蒋介石给出的回答是:“我想要试试喉管究竟有多深。”
仅仅一年之后,蒋介石差点又见太奶了。
那年冬天他在院子里玩耍,看到水缸上浮出一片白冰,赶忙把脑袋伸下去捞取,一不留神直接掉进了大缸中,冰冷的水让蒋介石无法挣扎,等到被人发现时已是气若游丝。
听闻外面的喊叫声,母亲赶忙将他抱回家中烤火取暖,半天多才缓回来。
蒋肇聪对这个儿子还是寄予厚望的,为了能让他早点改邪归正,便把他给提前送去读书。
早就习惯了自由自在的蒋介石压根无心读书,经常逃课跑去溪流中游泳玩耍,结果还有一次遇上了山洪暴发,他差点就被淹死,凭借着求生的本能才回到岸边。
由于他经常犯出使得自身性命垂危的大祸,王采玉也不愿惯着了,经常关起房门就打。
可蒋介石就算是挨打也不老实,只要他发现门没有锁上,总能找机会溜之大吉,留下嚎啕大哭的母亲。
王采玉虽哭,但她的内心是幸福的,毕竟一家子其乐融融,这就让她心满意足了。
命运,仍然在捉弄着她。
天有不测风云
1894年,王采玉的公公蒋斯千去世,享年80岁。
1895年,王采玉的丈夫蒋肇聪因感染时疫而终。
这两年发生的一切都是王采玉难以接受的,她对生意上的事情不算了解,这么大一个摊子又不知找谁来打理,可亡夫前妻之子为了能把财产据为己有,经常与继母发生矛盾。
吵吵闹闹的4年总让王采玉心神不宁,佛法的种种浮现脑海,正好1898年继子提出分居,王采玉没有挽留人心也没有挽留家产,只带着房屋、田园过上了相对安静的日子。
可接下来的4年又成为她人生当中的磨难:小女儿瑞菊、小儿子瑞青接连离开人世,生活本就拮据的她这次选择坚强一回:无论如何都要把蒋介石给培养出来。
这些年的家庭变故让蒋介石的性格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没有人再打他,但他那些顽劣的性格却突然消失了。
这次是他主动捧起了书本,当母亲将仅剩不多的银元送他去读书后,蒋介石的知识水平也很快提高,母亲带着极为传统的思想,还是想让他早点稳定下来,并督促他早点结婚,儿媳妇毛福梅便是在此刻出现的。
毛福梅伴他左右读书,他的思想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看到所谓的“新学堂”不过还是老样后,他对社会的不满也逐渐加深。
1905年溪口发生了一件大事:在清政府不断割地赔款下,时代的一粒灰尘压到每个人头上都是一座山,老百姓被横征暴敛,蒋家孤儿寡母更是难逃厄运。
按照相关规定,王氏本来不该摊税,可人家就是硬要她交;王氏不知该如何解释,赶紧将儿子从城里叫回来给人家解释。
蒋介石回来后就被五花大绑,他气得咬后槽牙,依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对方还告诉王氏:“若是你不交税,就直接把你儿子带到县城关押起来。”
妻子毛福梅四处走动,好不容易才凑够钱把蒋介石给赎了出来,那天回家后他见到母亲就抱头痛哭,这也是他人生中无法忘却的奇耻大辱。
头后的辫子跟着自己几十年了,这次被一刀剪掉,他决定出去混出个名堂再回来。
很多童年时期留下的阴影都在他日后的生活中留下烙印,别人怎么折磨他的,他今后也要变本加厉给折磨回来。
作为个人,他是成功的,因为他曾站在中国的权力巅峰,再也没有人敢欺负他蒋家的人;但作为一党一国之领袖,他又是失败的,他的多疑无安全感、害怕变化等都成为国民党丢失大陆政权的原因。
但母亲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无论他日后如何,母亲在他的心里永远有着重要地位,他也想证明自己拥有的一切。
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国内的声望很高,他放在心头的一件事便是修族谱。
族谱便是如此,若是过去好几代都没有出现名人的情况下,很快就会断掉,再想去修就很难了。
为了能给蒋介石把族谱修好,沙孟海四处奔走去考证,终于在浙江宁海龙山一带发现了一支蒋氏的线索比较可靠,并写出了《先系考》;蒋介石看到后更是兴高采烈,陈布雷赶忙附和:“孟海,你这考查有理有据,比我强多了。”
明明每天都很忙,可蒋介石还是要花费大量时间用于修族谱,特别是对于其中的重要章节还得亲自把控审阅。
有时是白天、有时是夜晚,蒋介石也总是一个电话就把沙孟海叫到自己的住处让他去汇报修族谱的情况,还迫不及待要看看进展。
为了把每个环节都搞清楚,沙孟海用了2年的时间,这次还终于弄清楚了王采玉的身世渊源,这也是蒋介石最为重视的。
1948年12月,前线兵败如山倒,而蒋氏父子还特意赶回溪口,举行了进谱典礼。
那天的祠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还特意找来了知名书法家。
几个月后蒋介石宣布下野,沙孟海也很清楚,就算他再怎么折腾,国民党的权力会一直在他的手中;沙孟海想早点脱离蒋介石,可就是因修族谱的事情,蒋介石却从来没有忘记他。
足以见得,蒋介石需要一种怎样的心灵慰藉。
王采玉是1921年去世的,随着蒋介石的身份不断提高,她的墓地越修越大;而蒋介石每次遇到不顺利的事情后都会回到墓地,甚至以坟为家,这件事从1927年第一次下野时就开始了。
纷纷扰扰,终成过去。
参考资料
1.蒋介石和他的母亲王采玉 张家康 贵州文史天地
2.揭开蒋介石身世之谜 何国涛 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