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文章前,麻烦您点下“关注”方便您后续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我将每天陪伴你左右。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文中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前 言
回顾新中国成立时的开国将帅们,他们为国家独立和人民幸福立下汗马功劳,如今多数已离世,健在者寥寥。
他们经历了无数次的战斗,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他们始终坚定地站在人民的一边,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不懈奋斗。
开国将帅们的贡献不仅仅在于他们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还在于他们为国家建设和军队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
他们中的许多人在新中国成立后,继续投身于国家的建设事业中,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开国将帅们相继离世,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他们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成为了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今,健在的开国将帅只剩下王扶之将军一人。
王扶之出生于贫苦家庭,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生活的艰难让他早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疾苦。
1935年,年仅12岁的王扶之看到红军对穷苦百姓的关爱,毅然决定参军。
为了能顺利入伍,他谎报年龄说自己有十六七岁。
凭借着勇敢和机智,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王扶之在与国民党军的交战中,用梭镖缴获了人生第一把枪——“马拐枪”。
1936年,因曾上了三个月私塾,有点文化底子,他被调到红25军测绘集训队学习,学成后在红15军团第78师担任测绘员。
在这个岗位上,他深知地图对作战的重要性,养成了做事认真、缜密的作风。
同年,因工作表现优秀,王扶之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又历任通讯参谋、作战参谋。
有一次,在河北平山县,部队缴获一辆自行车,成稀罕物。
王扶之对自行车爱不释手,练就杂技般骑车本领。
没想到这项技术让他与黄克诚将军紧密联系在一起。
当时,王扶之所在部队被编入新四军三师,黄克诚任师长兼政委。
他在黄克诚手下当作战参谋。
由于黄克诚高度近视行动困难,行军时由王扶之和惠汉良轮换驮着,有人说王扶之自行车后座驮着新四军三师指挥部。
抗日战争时期,王扶之随部队转战大江南北,历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七省。
在战斗中,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有一次,他化装深入敌后,成功说服伪军与我军合作,为抗战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他跟随部队参加了平型关战斗、张店、盯店、讨代“顽固派”石友三、曹甸、郑潭口、淮海区和盐阜区反“扫荡”、叶纤子、阜宁、两淮等战役和战斗,与兄弟部队一起开辟了多个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中,王扶之先后在多个重大战役中担任重要职务。
他从东北民主联军营长一路成长为第四野战军39军115师343团团长。
在姜家店阻击、攻克锦州、平津战役之攻克天津的战斗中,他先后荣立大功三次。
在锦州战役中,他担任主攻团副团长,开战前头部遭敌炮火袭击,血流满面,仍坚持在前线战斗。
在天津攻坚战中,他带头冲锋,左腿不幸被子弹打穿,但他忍痛指挥官兵作战,最终圆满完成主攻任务。
1950年,王扶之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8月的一天,身为师长的王扶之正在山洞里研究敌情,突然敌人的炮弹袭来,山洞坍塌,王扶之和几名参谋被埋。
他们醒来后,找到两名幸存的同志,其他4人都牺牲了。
三个人在黑暗中挣扎,试图发出声响引起外面的反应,但敲了许久都没有效果。
他们只能先保存体力,等待救援。
一天很快过去了,山洞里的空气越来越稀薄。
就在大家以为他们牺牲了的时候,一个眼尖的战士看见坑道里飞出了一只苍蝇,立即大喊起来。
战士们又抓紧挖了起来。
经过30多个小时的挖掘,王扶之终于获救。
志愿军归国后,王扶之任军参谋长、副军长兼参谋长,被授予少将军衔。
他所在的军队被国外专家称为 “中国王牌军”。
1964年,王扶之调总参谋部任作战部部长。
结 语
如今王扶之已经101岁高龄,身体依旧硬朗。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激励着后人。
他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走出,凭借着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红军战士。
在战争年代,他不畏强敌,英勇作战,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和平时期,他依然保持着革命军人的本色,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默默奉献。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精神,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创造奇迹。
我们应该珍惜这些开国将帅们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传承他们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让我们永远铭记这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贡献的开国将帅们,他们的功绩将永载史册。
参考资料:
《文史春秋》,2005年.02期,王子恒,《大难不死的将军王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