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4年11月4日,神舟十八号飞船安全着陆,当舱门开启,三位航天员缓步走出,他们的面容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
,这种变化并非个例,而是几乎每位长期太空驻留的航天员都会经历的现象。
那么,这到底是太空环境中某个尚未被我们完全掌握的因素在起作用,还是人类挑战宇宙极限必须付出的代价?
神十八号返航
2024年11月4日凌晨1点24分,神舟十八号返回舱在内蒙古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夜空中划过一道耀眼的光芒,标志着又一次中国载人航天任务圆满完成。
神舟十八号采用了绕地5圈的快速返回方案,为航天员们提供了一条快捷舒适的回家之路。
从空间站撤离后,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约5圈,用时约7.5小时才进入返回程序,分离、制动、再入、减速和着陆缓冲等5个阶段,将航天员们带了回来。
随后的返回着陆过程更是惊心动魄,包括制动离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和开伞着陆等4个阶段,整个过程仅耗时约50分钟。
在这短短的50分钟里,航天员们经历了从太空到地球的跨越。
当返回舱成功着陆后,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立即确认三名航天员的身体状态,幸运的是,他们的状态良好。
然而,当航天员们从返回舱中走出时,人们注意到他们的面部出现了明显的浮肿,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关注和讨论。
回顾过去的航天任务,类似的情况并非罕见,刘洋在乘坐神舟十四号返回地球时,面部就出现了严重浮肿,五官因肿胀而变形。
同样,王亚平在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期间,在空间站内录制节目时面部肿胀也非常明显,甚至眼睛被周围组织挤压难以完全睁开。
面对这种反复出现的现象,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航天员们会出现面部浮肿的情况?答案的线索要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的太空任务。
太空浮肿
在那个开拓太空的黄金时代,航天员们首次观察到进入太空后面部和上半身会出现明显浮肿,当时,这个现象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关注,成为了航天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更长时间太空任务的开展,科学家们逐渐揭开了这一现象的神秘面纱。
他们意识到这种浮肿与微重力环境密切相关,在地球上,重力作用使我们的体液主要集中在下半身。
但在太空中,失去了重力的作用,人体内的体液开始重新分布,大量向上半身聚集,引发了所谓的"太空肿脸"现象,科学上称之为体液转移综合征。
体液转移综合征不仅仅表现为面部浮肿,还会带来一系列不适症状,仿佛是身体对失重环境的一种抗议。
航天员们通常会感到鼻塞、头胀,颈部和面部浮肿,鼻腔黏膜肿胀,眼睛周围出现黑眼圈,味觉也变得迟钝。
更严重的是,大脑内脑脊液压力增加,可能导致视神经受压,引起视觉模糊,影响航天员的工作效率。
除了上半身的变化,航天员的下半身也会发生显著变化,由于体液向上转移,他们的腿部会变细,而上半身则变得更加粗壮。
这种体型的改变会导致一些有趣而又令人困扰的现象:航天员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帽子变紧了,而鞋子却变松了。
面对这些挑战,航天医学专家们一直在努力寻找解决方案。
全面适应和调整
为了全面监测航天员的健康状况,中国航天医学专家们开发了综合性健康监测系统。
这个系统包括血液和尿液分析、心电图检查、骨密度测量等多项检测,就像是为航天员量身定制的健康管家,时刻关注着他们身体的每一个细微变化。
他们还研发了特殊的运动设备和训练计划,帮助航天员在太空中保持身体平衡。
太空站内配备了专门设计的跑步机和阻力训练设备,这些设备看起来可能与地球上的健身器材相似,但它们都配有特殊的固定装置,能将航天员的身体牢牢固定在设备上。
这样,即使在失重环境中,航天员们也能进行有效的运动,维持肌肉力量,促进体液循环,在一个没有"上下"概念的空间里跑步,这种体验一定非常奇特。
为了模拟地球重力环境下的体液分布状态,航天员们会穿着特制的负压裤,这种看似普通的裤子实际上是一件高科技产品,能在下半身产生负压,帮助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相当于在太空中为身体创造了一个"微型地球"环境。
航天员的饮食方案也经过精心设计,包含特定比例的电解质、钙质和维生素D,以维持骨骼健康。
这种"太空食谱"不仅要满足营养需求,还要考虑到微重力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可以说是营养学和航天医学的完美结合。
在返回地球前,航天员们会增加饮水量,并服用特定药物,为身体重新适应地球环境做准备。
一旦着陆,航天员们立即接受全面检查,并开始实施恢复计划。
返回后还有恢复计划
我国在航天员返回后,试验队优化固化了舱内、舱旁、载体内医监医保工作项目和流程,努力减少航天员舱外暴露时间。
这就像是为航天员们编织了一张细密的保护网,将他们从太空环境中安全地带回地球。
在着陆现场,医监医保工作的重点是促进航天员重力再适应,有效预防地面耐力下降,保护骨骼肌肉系统防损伤。
这个过程就像是帮助一个长期漂浮在水中的人重新学习走路,需要极大的耐心和专业的指导。
载体内的医监医保工作更是细致入微,涉及9大类30余项,突出精细医学监测和个体化医学保障,贴心暖心地开展生活护理照料。
这些工作就像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制的健康食谱,根据他们的个体需求提供最适合的照顾。
航天员返回后的恢复过程被科学地分为三个阶段:隔离恢复阶段(3-4周)、疗养恢复阶段(约一个月)和恢复观察阶段(约4个月)。
在这个恢复过程中,医疗团队针对每一名乘组航天员制定恢复策略,秉持一人一策的原则,进行动态评估、科学调整、稳妥推进。
这种个性化的恢复计划就是为每位航天员量身定制的“健身计划”,根据他们的身体状况和恢复进度不断调整。
经过约半年的恢复,航天员们将转入正常任务训练,可以重新面对外界的风雨,为下一次太空之旅做准备。
结语
从太空返回地球,对于航天员来说是一次巨大的生理和心理挑战,我国航天医学团队的努力,就像是为这些太空勇士们铺设了一条安全、舒适的回家之路。
他们的工作不仅保障了航天员的健康,也为人类探索太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每一次航天任务的成功完成,都是对人类智慧和勇气的最好诠释,也是对未来更远太空探索的有力支撑。
参考:
央视新闻《神十八乘组踏上回家路 一文回顾他们的“高光时刻”→》
红星新闻《出差半年,神舟十八号成功返回地面,这些知识点你不一定都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