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形势出现了深刻变化,在台海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中国大陆海警持续加强在台海周边的执法巡航力量,岛内媒体担忧称大陆很可能会通过此举封锁台岛。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台海巡署的镇海火箭弹发射器】

对此,有台“中山科学院”院长称,台海巡署的舰船配备有镇海火箭弹,可以发射多种非致命弹药。所以他建议台海巡署在面对大陆海警船时,可以考虑主动出击,使用这些非致命武器威吓大陆海警。

这一发言一经曝光便引起了各方关注,原因也很简单,这名院长虽然将“镇海火箭弹”称作非致命武器。但该型火箭弹实际上是一型“军用转警用”装备,原本是作为轻型火箭炮设计,只是台军没相中才被推销给了台海巡署。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台媒报道台“中山科学院”院长发言】

而且在装备给台海巡署的舰船后,该型火箭炮的常备弹药也基本是以高爆弹、穿甲弹、霰弹等致命弹药为主。对比大陆海警船装备的水炮,该型火箭弹系统无论从哪种角度看都是致命武器。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该型武器装填非致命弹药,其本身的致命性也有所减少,并非完全消失。

同时这也意味着当台海巡署听从“建议”,用这玩意向大陆海警船开火时,台海巡署也就相当于在台海问题上打出了“第一枪”。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原本作为轻型火箭炮研制的镇海系统】

这对于台当局来说显然不是一个好消息,因为尽管从法理层面上来看,打这“第一枪”的单位并不是台军而是台海巡署,目标也不是解放军而是大陆海警。

以至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台当局完全可以把这起事件当作“袭警”事件处理,然后尝试“大事化小”。

但这一方法终归只是理论可行,在现实中台海巡署的这一枪即便不会立刻引爆台海冲突,也必然会刺激大陆这边在台海问题上采取更为强硬的手段。就比如说菲律宾海岸警卫队在南海对峙期间经常吃到饱的水炮,大陆海警就可以给台海巡署也准备一份。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大陆海警船使用水炮驱赶菲方船只】

毕竟水炮这种装备虽然是国际认可的非致命武器,但这并不等同于水炮的威力不大。事实上从大陆海警在南海曾取得过使用水炮冲破菲方船只驾驶舱玻璃的记录来看,大口径水炮对于中小型船只的威胁非常大,足以通过冲击的方式迫使其瘫痪。

而对于那些进行过防水炮加固的船只来说,水炮也可以通过射击船只烟囱的方式损坏其发动机舱,迫使其发动机输出功率降低乃至完全停车。

这些特性使得水炮成为和平时期威力最大的非致命对船武器,以至于在海上对峙中,压制对手水炮攻击的最好手段,往往是给己方船只配备更大尺寸的水炮。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大陆海警船的水炮威力巨大】

然而问题在于,大功率水炮很早就被大陆禁止出口了,而台当局也没能在这一领域取得过什么亮眼成就。一旦两岸的海上对峙升级到双方执法单位互相近距离对抗,那么手上只有“镇海火箭弹”的台海巡署,很容易被拥有大功率水炮的大陆海警船压着打。

至于为什么是压着打,而不是反击?原因自然是在经历了这一波对峙升级后,台海巡署不一定有那个胆量再朝大陆海警船开火。

毕竟镇海火箭弹的性质意味着台海巡署在开火后,大陆的选择并不只有让海警加强活动,还有直接派遣解放军登陆台岛。将升级控制在海警对峙范围内,几乎可以说是大陆最克制的选择。而台海巡署只要还有一丁点理智,他们就会知道继续挑衅大陆海警是多么不明智的决定。

不过话又说回来,台海巡署的“第一枪”除了会给台当局带来麻烦外,对于大陆来说也必然会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台海形势已经大变,打响“第一枪”的人,可能让大家都意想不到?

【解放军在对台演习中发射导弹】

因为今天的大陆已经在台海问题上掌握了绝对主导权,台当局也好、美国也罢,他们再怎么跳也难以对局势产生意料之外的影响。台海局势仍然会按部就班的,向着大陆期望的方向发展。

但如果是“台海巡署向大陆海警船开火”这种突发事件的话,那问题的性质就不一样了。这固然会加速台海局势的变化趋势,但这种加速未必对大陆有利。别的不说,单是大陆社会对这一问题看法产生的舆论浪潮,就足以对局势造成深远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说如果台海巡署开火,大陆的选择并不只有一个的原因。选择克制固然可以让局势发展不脱离控制,但大陆民众未必会接受这样的结果。

反之,解放军发起对台军事行动虽然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两岸问题,但两岸问题说到底是中美问题的一部分,与中美以及中国和世界的关系息息相关。这个问题解决了,剩下的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所以对于中国大陆来说,台“中山科学院”院长给台海巡署提出的开火“建议”同样是一个不稳定因素。而为了避免局势出现失控风险,大陆显然有必要加强对台海方向的投入,进一步掌控局势的发展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