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万物知识局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1919年,一位来自美国的摄影师在北京拍摄了许多照片,这些照片记录了当时北京的风土人情、城市风貌和日常生活。
他捕捉到了古老的城墙、宏伟的宫殿、繁忙的街道以及普通市民的生活场景,这些照片不仅展示了当时北京的历史和文化特色,也反映了社会变迁和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今天我们就跟随这位摄影师的脚步走进1919的北京。
这是位于北京内城的东南角楼,高高的城墙象征着皇权的威严,高墙之上的角楼是朱红色的建筑,特别具有威压,城墙下是一只商队,人们牵着马匹运送着货物去远方。
一百年前的朝阳城城门,朝阳门是北京内城的东门之一,也是通往通州和东北地区的重要通道,城门门周围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街道两旁摆满了各种摊贩,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这是一百年前的前门站,北京的重要交通枢纽,在照片中,可以看到西站的站台宽敞而整洁,铁轨沿着站台延伸向远方,站台上人来人往,旅客们或拖着行李匆匆赶路,等待着列车的到来。
这张照片则是北京的另一处车站——广安门车站,照片中的月台建筑采用了西式的风格,还有两名乘警站在门前站岗。
这张是永定门作为北京外城南垣的正门,是明清时期北京城中轴线的南起点,城门前停着几匹马儿和驴子,旁边还摆着几辆黄包车,只是不见车夫和乘客。
照片中这座气势磅礴的城楼是北京的崇文楼,而这张照片拍摄的角度又是如此巧妙——一辆蒸汽火车来势汹汹地穿过城门前,就像是西方文化对东方传统文化的示威宣告。
北京城墙下的护城河,可以看到河里又是人又是车的,好不热闹,这是清一色的马车和黄包车车夫们,三伏天的北京酷暑让人难耐,大家伙只好在河里清凉一番。
在护城河对岸拍下的角楼,或许是春色正好,护城河河面碧波荡漾,恰好一艘游船经过,船夫在船头撑着桨,在河面的倒影与身后的角楼相得益彰。
20世纪初拍摄的西直门箭楼,箭楼下的城墙面上写着“牢固统一,保障和平”的字样,城墙下的街道牵着两排电线,街上拉着车马的人来来往往。
北京前门的一条商业街,看两边的陈设和宣传旗帜就知道,这条街相当的繁华热闹,左上角有一个“肥皂公司”,右下角有一个”衣堂“,无数行人走在阴凉下,避开了太阳直射的地方。
一百年前的北京前门大街,从这张照片的视角来看,大街的街面十分开阔,压实的土路也有几分气派,街道两边还种植了一排树,这也相当于是早期的绿化工程了。
北京南城的一处普通街道,从这里向远方看去,可以看见北京城郊郁郁葱葱的山林,和低矮的砖瓦房们相互呼应。
照片中远处的那座朱红色建筑,正是一百年前的天安门,这张照片拍摄于中华门的门洞中,从洞口可以直直的望见天安门,他们都位于北京城的同一条中轴线上。
照片中是北京的东四牌楼,这是北京城内的重要地标之一,除了照片中这座,一共还有三间四柱三楼冲天式木牌楼,每座牌楼的正间上挂有白色石匾,两面镌刻着相同的文字。
照片中这处气派辉煌的西洋风格建筑是北京的奥匈帝国使馆,位于北京的外交使节区,除了奥匈帝国使馆,周边还聚集了其他国家的使馆和领事馆。
一百年前的北海公园,照片入目是一片广阔的湖面,湖水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远处的山丘上矗立着著名的白塔,它高耸入云,洁白无瑕,成为整个公园的标志性建筑,白塔与周围的碧水蓝天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
一百年前的十七孔桥,十七孔桥横跨在颐和园的昆明湖上,顾名思义,桥身共有十七个券洞,每个券洞大小不一,呈对称排列的形状,很有美学气息。
外国人镜头下,在北京街道上散步的日本女子,她们身着各种颜色的和服,还颇具闲情逸致地打着两把洋伞,自从北京的东郊民巷从成立后,进入北京境内的外国人就越来越多了。
从这张老照片可以鲜明地看出北京城的中轴线布局,照片里几座城门,从近到远处依次是中华门、天安门和天安左门、天安右门。
正阳门附近的商业街,照片里的几家店铺看起来都比较奇怪,店铺的大门竟然有一半都被招牌给遮住了,清一色黑底白字的招牌,上面写着各家经营的店名。
一百年前的居庸关,可以看出居庸关关城建筑雄伟,城墙高大坚固,从城门往外面瞥见看到山峦叠嶂、沟壑纵横的自然景观。
北京的某处集市,看起来却更像是一个黄包车中转站,路面上到处都停着等客人的黄包车,周围还有一些商贩趁机摆摊卖给车夫们吃食。
护城河岸边正在洗衣裳的京城妇女,对于那个时代的家庭妇女来说,洗衣服就是挑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和邻里亲戚结伴来河边,还能一边洗一边拉家常。
北京钟楼,从照片中看来,钟楼不算高大,但是和周围矮小的民居相比较,它是显得那么巍峨耸立,钟楼的石砖缝隙,早已长出旺盛的野草了。
一百年前的天坛,作为明清帝王向天地祭祀的场所,天坛修建的非常气派,尤其是三层白玉阶梯的衬托,让这座建筑更加有神权的压迫感,照片里,一个穿着马褂的男人站在阶梯上,看起来是那么渺小。
颐和园的某座拱桥,可以看到,这座拱桥的弧度比寻常的拱桥要大得多,这正是几百年前中国匠人们的匠心所在,几百年过去它依然坚定地耸立在这里,巧夺天工不外如是,
北京街头行走的旗人母女,小孩子一只手捂住自己的眼睛,旁边的母亲皱着眉眯着眼,看起来是被太阳晒得受不了了。
百年前的宣武门教堂,在一片古朴的明清民居中显得格外显眼,宣武门教堂有着其哥特式建筑的独特魅力,高耸的钟楼、尖顶、飞扶壁等元素在照片中清晰可见。
这张照片的场景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正是故宫的内景,只不过,那时候的故宫和今天还是不太一样的,照片里面,故宫的墙面斑驳不堪,显然一幅长期无人打理的模样。
圆明园旧照,这时候的圆明园已经经过八国联军的摧残和洗劫,从人间花园变成废墟一片了,从这对断壁残垣中依旧可以看出,门柱上雕龙画栋的图案,昭示着这里曾经是多么辉煌。
被战火炸药摧毁的正阳门,再也看不见曾经的气派模样,不过城墙下的老百姓依然和曾经一样,该来往的还是来往。
乾清宫和宫殿前的白玉台阶,身后的宫殿很雄伟,但是和阶梯杂草丛生、无人搭理的模样形成了鲜明地对比,阶梯上有一个小男孩,看起来是宫里曾经的宫人。
一百年前的北京婚礼,不过看规制什么都很齐全,应该不是一般人家的婚礼,仪仗队的人里,敲锣的敲锣、打鼓的打鼓,后面的轿夫抬着喜轿,若隐若现。
一百年前的北京牢房,快十个人挤在一个屋子里,大家都盘腿坐着,翘首以盼等待着什么,也许是即将发放的伙食,也许是即将刑满释放的喜讯。
囫囵啃着饼子的小乞丐,它身上的衣服已经不知道破了几个洞了,脸蛋手臂也是脏兮兮灰扑扑的,但是小男孩的脸上仍是洋溢着开怀的笑,似乎是许久都不曾吃过这么热乎的大饼了。
这张照片就拍摄于宣武门教堂附近,照片中这几个妇女都是基督教的信徒,在当时那个战火纷飞的残酷年代里,许多老百姓为了慰藉精神,都选择了基督教。
正阳门前的蒸汽火车头,火车下站着几个中国官员和外国人,火车引进中国那已经是比较晚的时候了,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这完全就是一种新鲜事物。
照片中这些密密麻麻的房子,其实就是公园,清代学子科举的地方,足以可见,这些房子又矮又小,看起来更像是那种养蜂房,然而就是在这种逼仄地方,考生们要做到三天三夜。
北京城内,坐马车的贵妇,看发型是汉族女子,车下的侍卫人高马大,看起来也是耀武扬威的模样。
1919年拍摄的这些北京照片,不仅是对当时北京城市风貌的忠实记录,更是对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深刻反映。
这些照片不仅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去审视和理解那个时代的北京。
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这些照片时,不禁感叹于历史的沧桑巨变,也会更加珍惜那些被镜头定格下来的珍贵瞬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