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台风过境后的海南,居然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海洋大超市?9月7日,台风“摩羯”过境后,海南人民开启了全城“赶海”模式——捡贝壳、捞螃蟹、捡海螺,忙得不亦乐乎。有人直呼:“满地都是,捡不完,根本捡不完!”真有点像小时候放学抢糖的感觉,谁手快谁就捡到大螃蟹。海边一片热火朝天,塑料桶和篮子成了标配,地上还多了不少“赶海神器”。
“赶海”这事儿吧,看似是个欢乐的捡漏派对,但细琢磨,背后藏着点道理。台风过境,海水倒灌,把海里的一大堆贝类、螃蟹、海螺都给冲上海滩。于是乎,这种“天赐大餐”的场景就成了台风后的海南特产。往年也是,台风一过,海产品满地走,沿海人民的嘴巴幸福感瞬间拉满。
说实在的,这样的“赶海”模式,说到底是一种和大自然的互动。海南人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那句老话:“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台风过后,别的地方还在忙着救灾,海南人民已经急不可耐地涌向海滩了。这也难怪,毕竟谁不想轻轻松松捡个螃蟹回家炖汤呢?
但这样一想,这些突然多出来的“海鲜大军”,也反映了一个现实——台风的力量和海洋生态系统的关系。有些人说,“赶海”捡的那些贝类、螃蟹,平时都是躲在海底的“隐士”,台风一来,大家就都露了面了。也算是用“风暴来临”来换个丰收的机会吧。
当然,也有人会说,这不就是自然界的规律吗?台风来了,赶海是人类与自然共舞的一部分。可问题是,咱们在享受自然馈赠的同时,是不是也该给海洋生态一个喘息的机会?别让今天的“满地捡不完”,变成明天的“找半天也捡不着”。如果真的到了那个地步,恐怕就再也见不到台风后那满沙滩捡海鲜的欢乐场面了。
其实,“赶海”的背后,还让我们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大自然的馈赠,我们能享受,但是不是也要懂得珍惜?海南人民这次的“赶海盛况”虽说是台风后的福利,但能不能变成一种更有序、更理智的互动模式呢?比如说,捡够了吃的就收手,不把海洋“洗劫一空”。或者,学习怎么在台风后保护和恢复海洋生物的生态平衡。毕竟,咱们的生活跟大自然捆绑得太紧了,台风也好,赶海也罢,都该有个“度”。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