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霍启刚和儿子斗智斗勇的故事笑到。
他说,他允许孩子看电视,但规定一次只能看20分钟。
时间快到了,他就去提醒儿子关电视,儿子会跟他“讨价还价”:“还差3分钟。”
还会嫌弃他:“不要打扰我看电视的时间。”
他说,他并不想强迫孩子到点必须关电视,而是希望帮助孩子学会自己主动去关电视。
看完他的分享,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因为我最近正因为能不能玩手机的事,和女儿吵了很多次架。
其实说到底,无论是电视还是手机,最好的方式都应该是:
道理都懂,想要做到,实在太难。
来源:视觉中国
刚开学两周,我就接到女儿老师的电话。
当了爸妈的朋友们都知道,接电话难,接老师的电话更难。
因为太了解自家娃是啥样,所以基本老师的电话一响,就能预判接下来没啥好事。
果然,老师说,女儿的开学测验跌到了历史最低线。
听到这个消息,我反而有些开心,因为我正愁找不到好借口禁止女儿玩手机。
至于我为什么要禁止她玩手机,说来话长……
话说暑假那会儿,考虑到孩子难得放假,为了让她好好放松下,我就和她达成了一项君子协定:
“闺女,妈妈是个开明、大气、懂理、大格局、有远见、懂放手、无控制欲、内心富足……”
“说事!”
“这个暑假,我允许你每天玩2个小时手机,1个小时用来看课程,1个小时用来看纪录片。”
“好!”
原本我准备好了一堆网上的道理,要说给她:
“一个孩子十年后是否优秀,就看他假期用手机做什么”;
“现在能抵挡手机诱惑的孩子,未来一定很优秀”……
结果被她的一个“好”字,全噎了回去。
不过,只要娃能听话,老母亲憋回去再多话都行。
俗话说得好,一开始想得有多美,最后输得就有多惨。
但作为一个新时代好妈妈,在发现她偷刷视频后,我压住下一秒就想赐她“一丈青紫”的冲动,想着“要允许一切发生,要接纳娃的一切行为”,只是简单提醒了下她。
而且,我还要工作,实在没有那么多时间天天盯着她。
所以不出意外,意外发生了。
几天后,我发现女儿大半夜两点多还在被窝里刷视频,窗外有月光,床上有幽光,娃的眼睛盯着屏幕冒绿光。
来源:视觉中国
果然,孩子这种生物,你就不能相信她能主动自律。
既然她不自律是本能,那我就让她看看父母让孩子自律的“本事”。
骂完她,没收手机,我行云流水一套动作结束,带着“胜利”的满足感凯旋我的卧室,一觉到天亮。
第二天一早,女儿明显情绪不高,各种给我甩脸子。
但好消息是,玩不了手机,当时也快要开学了,她最后还是坐在书桌前去写作业了,老母亲眼里闪出了欣慰的泪光。
于是在开学后,我坚持继续没收她的手机。
女儿的反抗情绪并不强烈,和我吵了几次,看没啥希望也就默默接受了。
我充满了信心,觉得只要陪着她度过这段时间,等她习惯没有手机的日子后,成绩一定能慢慢追上来。
这不,晚上我就主动把手机送到了女儿面前:
“今天有两项打卡任务,别忘了。”
“待会儿你用手机查完资料,不要刷视频,直接把手机给我,妈妈今天有点忙,这次选择相信你,希望你不要让妈妈失望。”
结果,我说啥来着,孩子这种生物,不自律是本能。
我忙完工作也没等到她把手机还回来,赶过去一看,她正在那儿刷着视频傻笑。
来源:视觉中国
我刚要发火,突然眼珠一转,想起要做情绪稳定的妈妈,就调整状态再次温柔地笑着说:
“宝贝,是不是很难控制自己玩手机呀?”
“妈,你这个表情我看着害怕。”
“没事哒,没事哒,妈妈理解你,我小时候也经常熬夜看小说。”
“妈,你要这么说,我可就来兴趣了。你说得太对了,你现在是不是也经常忍不住刷手机?”
“是,但是……”
“所以你们大人做不到的,凭什么要求我们小孩必须要做到?”
我继续温柔地笑着:
“妈妈现在也觉得自己的想法是错误的,毕竟,越禁止的东西越具有诱惑力。”
“妈,禁止确实没啥用,你没收了我的手机,我还可以去玩同学的。”
听听,这就不打自招了。
不过这倒让我想起国外一位教育家说过的一段话:
惩罚只会短期起作用,但长期效果并不好,因为惩罚会引发4种后果。
1. 愤恨——“这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报复——“这回他们赢了,但我会扳回来的。”
3. 反叛——“我偏要对着干,来证明我不是必须按他们的要求去做。”
4. 退缩——“我要小心点,下次绝不让他们抓到。”“我是个坏孩子。”
这样看来,我惩罚她禁止玩手机,让她产生了退缩行为,她选择了偷偷摸摸去玩。
更让我后怕的是,孩子的行为是有连锁效应的。
现在她只是对我阳奉阴违,长大后的她可能会习惯用这种欺骗的方式来回应我。
按照儿童发展心理学,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也会逐渐觉醒。
,或者更不愿意和父母合作。
还有,作为信息时代的孩子,手机是他们获得信息和接触新事物、社交的一种方式。完全禁止他们用手机,从长远来看,是切断了他们的一部分信息获取渠道和社交。
但是,一入手机又深似海,从此视力、专注力是路人。
举头三尺有惨例,低头深思难两欢。老母亲我实在是进退两难!
来源:视觉中国
好在,作为一个学习型妈妈,看了那么多育儿文章,我也想明白了,与其死命“堵”,不如科学“疏”。
接下来,我把我的实践过程(辛酸史)分享出来,希望能给你们一点参考:
“妈妈之前的态度太强硬了,让你觉得自己不被尊重,我向你道歉。
“开学的第一次考试,你的成绩退步有点大,妈妈担心玩手机会有影响。
“我们一起想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育儿书诚不我欺也。
看着女儿逐渐松动的神情,我耳边就差响起BGM:“我是一个聪明的好妈妈,好妈妈。”
接下来,我开始主动承担责任:
第一,我没有做好榜样;
第二,我没有尽到监督的责任;
第三,我总是希望一步到位解决问题,把娃当成了神,而不是一个人。
你看,人一旦开始从自己身上找问题,问题反而就容易解决了。
,比如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玩多长时间、超时了接受什么样的后果。
嗯,希望在前方。
我禁止她玩手机,或者允许她玩手机,都是我自己的决定,但孩子要学会的是自我管理。
于是我开始转变方式,让她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重新修改了玩手机的规则,结果虽然不是很符合我的心意,但这是她自己的决定,所以我还是选择了信任和支持。
换位思考下,作为成年人的我们,无聊的时候也想去刷手机。
来源:视觉中国
理解了女儿后,我开始有意识地帮她培养其他兴趣爱好。当然,我还是允许她把手机当作放松方式之一,只是不再是唯一。
不过,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为了改善某个问题而努力,但不必期待一定要达到完美。
所以只要女儿做得好的时候,立马安排赞赞赞;做得不够好的时候,各种鼓励轮番上。
功夫不负有心妈,一套组合拳打下来,虽然女儿还是时不时摆个烂,但一切都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通过这件事,我也逐渐明白:
与其纠结要不要禁止娃玩手机,不如把这件事当成养育中和孩子共同遇到的一个难题;
然后一起和娃寻找出解决方法,让它成为孩子生命中一次重要的成长机会。
相信孩子,理解孩子,做好示范,一点点引导,一次次修正。等娃长大后,你会发现,现在所做的一切,终究不会让我们错付。
作者:牧青野,教育从业者,家庭教育指导师,青少年学习指导师。来源:小十点(ID:sdik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