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市纪委监委最近的一则“双开”通报,搅动了不少人的神经,直接把仲恺分中心前主任陈育霞推上了风口浪尖。要知道,这位干部之前可是正气凛然的典型代表,嘴上天天喊着“忠诚为民”,为自己刷足了正面形象。可通报一出,人们才发现她是个表里不一的“双面人”,一手权力用得那叫一个“炉火纯青”,背地里干的事儿让人大跌眼镜。
陈育霞的问题,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别看她在官场上一路顺风顺水,早在她入党之前,黑料就埋下了种子。按理说,入党是个净化心灵、提升觉悟的过程,能让人抛开杂念、专心为人民服务,可在她这儿,入党似乎成了另一个“升职加薪”的捷径。
不少人本以为她会用行动来兑现那份“忠诚”,结果她反其道而行之,把“忠诚”变成了口头禅,而“捞好处”才是她真正的心头好。
其实,这种人要是在小地方捞捞好处,兴许没人太在意,可偏偏她胆大包天,借着职权铺开了自己的“关系网”,专门干起权钱交易。说白了,陈育霞把权力当成了工具,用来交换利益。外表装得正气凛然,暗地里却忙着谋私利,这种人让人不得不感慨,官场上有些人真是把“戏精”演到了极致。
坊间有句话说得好:“今天帮你一把,明天你还我个顺水人情。”这种利益勾兑,在陈育霞的世界里简直是家常便饭。她利用手中的权力,搭建起一张庞大的利益网络。今天提拔这个人,明天照顾那个人,大家你来我往,达成了某种“默契”。权力在她眼中,不是为人民服务的工具,而是她实现个人利益的“筹码”。试想,那些默默无闻、在基层一线辛苦工作的小公务员,看到她这种操作,心里能不寒吗?
更让人寒心的是,她这套“潜规则”并非个例。在某些官场上,这种暗地里的关系网几乎成了公开的“潜规则”。有的靠关系、有的靠金钱,监督部门基本上形同虚设,权力圈愈发稳固,成了一张“保护伞”,保护着这些暗箱操作。对老百姓而言,这无疑是一种打击,毕竟大家希望看到的是一个清清白白的政府,而不是一帮“利益交换者”。
这事儿不仅仅是陈育霞一个人的问题,它揭示了某些官员的真实想法:入党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是为了镀金捞好处。那些在台上高喊“忠诚”的干部们,嘴上说得冠冕堂皇,背地里却心怀鬼胎。这种人,越是打着“忠诚”的幌子,越是让人不寒而栗。官员入党,本应是一份责任的担当,而不是一块“进步”的跳板。
在这种环境下,陈育霞事件显得格外刺眼。她的权力不再是为百姓谋福利的工具,而成了她追逐私利的“利器”。利用职权牟利,本质上就是一种对人民信任的背叛。就像那句老话所说的:“纸包不住火,总有真相大白的一天。”她能瞒得了一时,却瞒不了一世,最终被揭穿也是情理之中。
事件曝光后,陈育霞用自己的经历为这句话做了“代言”——权力不是儿戏,玩不好就会伤人伤己。在陈育霞的手中,权力成了利益的交换筹码,最终落得个身败名裂。这个案例无疑给所有官员敲响了警钟:不要等到东窗事发才后悔,脚踏实地为人民服务才是正道。
老百姓也看得清楚,监督体系需要加强,“圈子文化”必须打破,才能让真正为人民服务的干部安心工作。权力的使用绝不能成为“表演”的舞台,而是造福社会的责任。对于那些在台上表演“忠诚”的人们,是时候自我反省一下:权力握在手里,到底是为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