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今日汉族的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此刻正值阳气最旺,也是阳气最盛的日子。
在古代,正是处于东南戊二方位的九这个数字就有阳气旺盛的寓意,所以九就被称为阳数。
农历九月初九,自然也不能例外,这一日被命名为“重阳节”。
在我国,重阳节也叫踏秋,是秋季一个重要的节庆日。
在我国的《24节气》中,将重阳节这一天作为九月的最后一天,又申明了秋季的结束。
但是在秋季的最后一天赏秋的习俗只是这一天的节气,不是重阳节,不过重阳节也是九月最后一天,所以也有赏秋的习俗,尤其是登高赏秋。
然而古老的中华民族却认为重阳节是“凶日”,那么重阳节到底有什么忌讳,人们又为何要远离这“凶日”呢?
重阳节的由来。
最早提到重阳的节日是出现在我国的经典著作《易经》中。
《周易》的思想核心就是阴阳五行和八卦。
它所提倡的“阴阳”是一种比喻的方法,是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互动的,同时“阴阳”又是一种哲学观念。
在八卦当中,组合成一卦的两个阴爻和一个阳爻叫一个阴卦,组合成一卦的两个阳爻和一个阴爻叫一个阳卦。
所以九这个数在古人看来就寓意阳气旺盛。
所以在历史上,九月九日所组成的阳卦卦象就被称之为重九,久而久之就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文化内涵。
我国自古就有尊老敬老的美德,所以久而久之,重九就被赋予了尊老敬老的文化内涵。
除了尊老敬老之外,日月又相重,也有日月同辉的寓意,寓意阳气最旺盛,所以世世代代留存下了重阳节的习俗。
在传统中,除了赏秋,重阳节还有一些传统的习俗,比如戴茱萸、吃重阳糕和饮用菊花酒等等,这些都是取长寿吉祥的象征。
古代人们认为茱萸是一种驱邪的植物,所以重阳节这一天,就会在身上佩戴茱萸。
长年累月佩戴的茱萸有驱邪避灾的作用,吃的重阳糕和饮用菊花酒则有长寿的寓意,所以人们就会在重阳节这一天,吃重阳糕和饮用菊花酒。
“凶日”
然而古代传下来“重阳节是凶日”却也是有根据的。
古代人在尊敬长辈的同时,更尊重自然的力量,所以“阳气过盛”的说法被渐渐传了下来。
在古人看来,万物都是阴阳相生相克,衍变出来的。
所以阳气旺盛就是盛极必衰的状态,阳气越盛,就越容易变成无阳。
这也是为什么古人认为过重阳节有凶日忌讳的原因,盛极易衰的道理古人懂得。
当貂婕生病的时候,刘邦非常的担心,就让大夫们来诊断,然而每个大夫都说不出招,最后,病情严重的貂婕魂断黄泉,刘邦才知道原来病情是寻常的“蛇症”,也就是中了毒。
刘邦为此大怒,然而这种毒又无人能够解,刘邦为了报复就一定要找出下毒的凶手,最终经过调查,才发现其实是陈平心生怨恨,让臣下中毒的行为,最终刘邦就让陈平也中毒而死。
刘邦见状又杀掉了大夫,于是就叫大夫中的毒是茱萸毒。
于是九月初九这一天就被认为是茱萸毒的“凶日”。
小心忌讳的事。
重阳节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忌讳的事情,且甚是繁多,所以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要格外小心,不要不小心说出丧气话。
虽然每个地域的忌讳可能都不太一样,但切不可不信邪,毕竟这是古代留下的习惯。
这在南方的习惯是不信的,尽管北方人过重阳节是吃粽子,又称为深秋,而古代人就是为了防止瘟疫,用粽叶蒸熟年糕。
然而粽叶虽然能够防止瘟疫,有防蛇的功效,但是也有邪气,所以吃的时候就要小心。
此外,重阳节家中吃饭不能叫人,一人吃饭就能叫人,也就是会比较有口福,所以能到的人多,所以有好的口福。
此外重阳节为了显示孝顺的习惯,小孩子如果拿到重阳糕,还能送给父母几块,以示孝心。
但是如果寄居于他乡的人,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买菊花送人,菊花因为谐音,送了人就是在侮辱对方,给人的感觉就是轻视,所以重阳节这一天不能买菊花送人。
更有的地方在重阳节,当家里的小孩子吃重阳糕的时候,不能用他的牙咬,只能用剪刀将重阳糕的上中下三层剪断,分别放入父亲、母亲、爷爷的口中。
另外一种重阳节的忌讳就是要少出门,在重阳节这一天,不如要少出门,不仅不能盖屋,也不能围堰,最好就是一天就待在屋里。
所以可以看出,重阳节的忌讳之多,但是总的来说还是要尊敬长辈的习俗,毕竟尊重老人是古代人们留给我们最好的习惯。
结语
重阳节对长辈的尊重,是古代人对家庭中长辈的尊重,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一种家庭价值观,要尊重家中的长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