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最近台积电在美国投资建厂的消息引发了热议,背后不仅是巨额资金的投入,更是国际半导体格局的深刻变化。
为什么台积电会在压力下选择赴美建厂?这其中的战略考量和背后的故事绝对值得一探究竟。
科技格局的变化
近日有媒体爆出一条“悬浮广告”,称台积电将在美国投资一座50亿美金的芯片代工厂,以应对美国当局对其施加的强大压力。
本来台积电是不愿意将先进工艺放在美国的,其一直主张将先进工艺保留在东方,因为未来的市场和技术发展都在这里。
但是美国当局似乎用了其他的手段,让台积电无法拒绝这项建厂计划。
原因很简单,就是美国要求越来越多。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的信息,美国要求台积电向其开放5nm和3nm工艺的全部技术资料,而不是单纯的出售代工服务那样简单。
此外美国还干预台积电向其他国家供应芯片的事情,好像只有经过它的同意,台积电才能给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客户生产芯片一样。
说起来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变脸”。
因为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看到的都是西方国家和跨国公司将自己掌握的技术和工艺尽量集中在本国的一些实验室里,将二线水平的东道国作为代工基地,实现产业链条的最优化。
即便是像三星这样的韩资企业,也很难得到美国当局的特殊关照。
更别说我们那个早已经和美国闹得不可开交的中国了。
但是无论大家怎么看待这个“变脸”,事情就是发展到了这个地步。虽然台积电还没有正式宣布美国建厂的消息,但是根据我掌握的情况,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那么台积电在中国市场的曾经朋友三星会不会接手呢?
从表面上看可能是这样,但是根据我所知的内部消息,三星也在重新考虑和美国以及中国大陆的合作事宜。因为它似乎察觉到了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这些变化产生的根源就是两个关键词:半导体和国家战略。
过去我们一直强调的是自由竞争和市场规律,认为像台积电、三星这样的大公司能凭借自己过硬的技术和产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站上行业巅峰。
但是现实或许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美国似乎已经开始行动,将自己在半导体行业的态度由以往的旁观转变成了强势介入。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守势千日,败势一日。可能建立在这个行业积累之上的国际友好形势已经被打破了,而破坏者正是美国当局。
据说美国要求台积电向其开放5nm和3nm工艺的全部技术资料,并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向华为等中国企业供应芯片。
如果没有按时完成技术转让或者违约的话,那么就直接封杀台积电在美国境内的一切产业。
可以说这是一记非常响亮的闷棍,让原本不愿意介入和国际事务的半导体行业彻底清醒了过来。因为它们发现自己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资本,而不仅仅是技术和产品那么简单。
未来可能会有更多这样来自于国家意志的干预,替代原本该有的自由竞争和行业规则。
面对这种变化,台积电毅然决然选择了硬刚,因为它知道自己如果屈服了,那么未来其它中国市场也许就要被西方以及东盟等地区垄断,届时谁来保证它们不会向自己索要类似甚至更过分的条件呢?
而选择赴美建厂固然有利益上的考量,但是其带来的战略风险和心理压力也同样巨大。
毕竟跨越式升级代表着整个产业格局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台积电能不能像在中国那样占据先机,反而很有可能成为一家二线甚至三线厂商。
而且美国要求不仅仅是停止向中国客户供应芯片那么简单,类似的限制很有可能会对其它国家和地区产生连锁反应。
届时台积电能不能打开西方市场,同时又得罪了中国,那么它还能坚持多久?
可以说这是一场硬仗,也是一次考验。
而三星能不能抓住这个机会接过台积电手里的大旗,可能取决于它未来和中国市场以及美国之间战略博弈的结果。
虽然我们不能确定这些消息全部属实,但是从舆论和产业走势来看,它们都有一定可信度。
特别是随着三星高层几番考察之后透露出来的消息,建厂中国大陆已经成为了必然选择之一。
因为它们也看到了我们正在进行核心技术和产业自主可控方面的加速布局。
虽然现在还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有很多短板和弱项,但是如果给它们再多一些时间,很可能就会诞生一两个可以媲美台积电甚至领先于它们的企业。
届时三星要进入中国市场恐怕就没有现在这么简单了。它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并且拿不到类似于在美国和东盟市场时那样优厚的条件。
毕竟我们之间有太多过往和纠纷了,在谈判桌上三星很难做到像新加入者那样从容淡定。
结语
从台积电的决策来看,半导体行业的未来已不再是单纯的市场竞争,而是各国间复杂的战略博弈。
面对这种局势,我们也许应该猜想,如何在全球化的浪潮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立足之地。你怎么看待这个变化?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别忘了点赞支持哦!